自1月初以來,內外糖市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格局,究其原因在于國內對進口糖的控制導致了兩市庫存不平衡,但近期市場出現了一定的變化。首先是1月白糖進口量出現環(huán)比和同比增長。其次,市場還有允許進口白糖的政策傳言流出,對國內造成較大的影響,周一糖價甚至出現跌停。我們認為,進口放開是大概率事件,而且對市場的影響不是短期的,后期處于高位的內外白糖價差將逐步回歸。
三因素導致近期國內糖市明顯偏強
首先,2014/2015榨季,國內甘蔗減產明顯,而且可能超預期。本榨季減產早已被市場認可,在去年舉行的糖協會議上,協會賈理事長就做出了今年食糖產量1200萬噸的預測。但從今年開榨的情況來看,產量很可能不到1100萬噸。其次,進口管制較嚴,進口量減少明顯。數據顯示,本榨季10、11、12月分別進口白糖41.6萬噸、30.4萬噸和36.2萬噸,合計108萬噸,同比上榨季累計減少53.8萬噸。同時,產銷數據較好,工業(yè)庫存較低。截至2月底,本制糖期全國已累計產糖728.7萬噸,同比減少194萬噸;累計銷售食糖326.77萬噸,同比減少48萬噸;累計銷糖率44.84%,同比上升4.21%。
進口政策出現變化,對國內市場造成壓力
雖然本榨季前三個月進口被有效抑制,成為前期糖價上漲的導火索,但根據中國海關統(tǒng)計機構2月26日提供的數據,2015年1月,中國進口食糖38.54萬噸,環(huán)比上月增長6.47%,同比2014年1月增長33.49%。而且雖然目前進口管制比較嚴格,但是未來還是會讓一部分配額外進口糖進入國內市場。
受內外糖價差擴大的影響,近年來國內進口糖精煉企業(yè)產能擴張很快,目前產能在1000萬噸以上。但是按照今年的政策規(guī)劃,今年進口應該限制在400萬噸以內,開工率將會過低。從進口收益來看,目前的進口配額內收益達到1700元/噸,配額外進口收益達到800元/噸,都將強烈刺激進口量的提升。
此外,上周市場關于相關部門批準多家貿易商進行白糖進口貿易的許可,可以說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拉平國內外價差,打壓國內期貨價格。
雖然利多因素導致目前國內糖市期現貨價格位于相對高位,但我們認為如此高的價格不能長期維持,后市必然回歸。其中,進口增加的預期是最重要的因素,而今年國內糖價較高,糖廠收益較好,未來也可能會出現國內拋儲的預期,都將打壓價格。價格的回歸可能意味著兩個方面,一是價格回落,最近的現貨市場已經出現了苗頭;二是內外價差縮小,回歸到一個比較合理的區(qū)間。雖然最近幾天國內糖價大跌,價差出現一定的回歸,但從絕對值來看,內外價差還處于高位,尚有一定的回落空間。
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(fā)布,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,請聯系我們刪除處理,聯系QQ:7702766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