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(yǎng)殖小龍蝦常見的六大誤區(qū):
1、飼料的誤區(qū)
認為龍蝦喜歡食用腐爛變質的動植物飼料,或者認為這種飼料不妨礙小龍蝦的生長,甚至認為對其生長過程是有所幫助的,其實龍蝦是雜食偏動物性餌料的生物,其生長是否良好,取決于蛋白的攝取量,可以以新鮮小雜魚、田螺為主,輔以植物餌料,也可投喂蛋白含量不低于32%的配合飼料。腐爛變質的動、植物飼料不宜投喂,其利用率低、容易使水質變壞。并沒有過多的用處。有一些養(yǎng)殖戶就是因為過量投喂動物內臟造成有機質發(fā)酵,水體發(fā)臭,產生有毒氣體和缺氧,致使養(yǎng)殖失敗。
2、水質的誤區(qū)
認為小龍蝦在臭水溝也可以生長的很好,水質不重要。其實清新水質才是龍蝦養(yǎng)殖高產的關鍵。
3、苗種的誤區(qū)
市面上的所謂高價苗,自然苗,很多兜售這些蝦苗的人大多數(shù)都是騙人的,所謂的“雜交品種“更是聞所未聞,還有就是認為只要第一年投入種龍蝦后,通過自身不斷繁殖,年年獲取不錯的收益。其實龍蝦養(yǎng)殖投種第一年產量較高,以后逐年下降。由于龍蝦生命周期為16-18個月,加上近親繁殖,功能退化,抗病力下降,3年后產量會銳減甚至絕收。
4、混養(yǎng)的誤區(qū)
認為龍蝦可以和魚類混養(yǎng)是可以合理利用空間和提高養(yǎng)殖效益的,其實龍蝦絕不能和食肉或雜食性水產品混養(yǎng)。因為龍蝦脫殼時最易被殘食,且龍蝦產仔時鰱鳙魚都是它的天敵。
5、日常管理的誤區(qū)
認為龍蝦食性雜,餌料隨便喂喂即可。甚至以為在精養(yǎng)的龍蝦塘也不投餌料,結果造成龍蝦互相殘食。
6、病害防治的誤區(qū)
認為“龍蝦不會生病”,病害防治無關緊要。其實不然,在進行高密度養(yǎng)殖之后,各種環(huán)境因子都易引起龍蝦發(fā)病。水體要定期消毒,若水體pH值<7,每隔15-20天,將生石灰按20克/立方的濃度化漿后均勻潑灑。一般池塘每隔15-20天用氯化物等消毒一次,每半個月左右在飼料中添加蛻殼促長素,連喂3天。
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(fā)布,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,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處理,聯(lián)系QQ:770276607